您当前位置:首页>>感悟建大
    故人|并校之初的学术先辈(上)

    1956年,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并校成立时,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授25名(其中国家二级教授5名),他们都具有深厚的学历背景与丰富的学术经历,大都是当时国内土木工程、建筑学等领域的学术权威。其时,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国内高校中独树一帜。随着岁月的流逝,回顾这些为学校院系创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先辈经历,对于纪念学校并校一甲子、弘扬建大学术精神具有莫大的意义。

    我们将分为两期推出这些学校先辈的介绍与经历,供大家学习敬仰。

    赵文钦(1908.12~1986.10),字勖初,河北南宫人。土木工程学家、教育家。1931年6月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1936年8月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工学院攻读研究生,1938年8月获工程硕士学位。为了投身抗日救国,放弃了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机会和在香港的高薪职位,参加了抗日救国运动。先后就职于云南昆明叙昆铁路局、重庆繤江铁路工程处。1941年后,先后担任国立西北工学院水利系教授、土木系主任兼总务长、副院长兼教务长等职。1952年,赵文钦被评为国家二级教授。1956年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成立后,任副院长。曾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等,曾应邀参加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

    陈叔陶(1913.08~1968.05),曾用名陈选元,浙江余姚人。我国著名结构工程和工程力学专家。1934年考入浙江大学土木系,读大学期间,就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集刊》等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的史学研究论文。1943年,陈叔陶撰写的《空腹桁架分析》论文被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发表于《土木工程学报》,轰动一时。1956年,陈叔陶调入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任教。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与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合作进行预应力钢结构的研究,陈叔陶担任课题组负责人。他创造性地写出了《空腹拱的分析》一文,是世界上第一位提出“空腹拱”概念的人。1962年至1966年,为了配合我国核武器的研发,国防科委下达了地下防原子弹冲击波的国防建筑课题——“地下防原子工程结构的分析”,陈叔陶领导其中一个项目组完成了“厚板及厚壳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研究”,受到国防科委的高度称赞。1956年,陈叔陶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64年,陈叔陶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再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参加了“五一”观礼。1968年逝世,享年55岁。

    刘鸿典(1905.10~1995.08),辽宁宽甸人,中国第二代建筑师代表人物之一、著名建筑教育家、书法家。曾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陕西省土木建筑学副理事长等职。1928年考入东北大学建筑系,师从梁思成、童寯、陈植等建筑大师。1939年至1941年先后在上海交通银行总行和浙江兴业银行总行任建筑师。1941年至1945年在上海创办宗美建筑专利学校任校长。1950年任东北工学院建筑系二级教授、建筑设计教研室主任、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6年,学校并校成立后,首任建筑系主任职务;凭借刘鸿典教授在建筑学坛的威望和影响,我校获准了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授予权。建筑设计作品主要有上海江湾图书馆(1934年)、南通交通银行(建于1937年)、沈阳南湖东北大学校园总体规划设计及四大学馆之首的冶金学院教学楼和东北大学校门等。

    张剑霄(1911.02~2015.05),河北宁河人。结构工程专家,教育家。1933年6月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1933年至1949年解放前,在上海、重庆、天津等地的中国银行、各建筑事务所等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技术室主任等职。1949年,张剑霄被聘为沈阳工学院(后改名东北工学院)二级教授。1954年任东北工学院建筑系副主任。1956年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成立后,任建筑工程系副主任,1957年至1979年任建工系主任,1979年至1983年任副院长。1979年获陕西省科研成果二等奖、1977年被评为陕西省先进科技工作者。

    曾任中国土木工程协会结构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土木建筑协会结构委员会主任等职。主持了哈尔滨大型电机厂的重大技术改造、西安市报话大楼的结构设计等。

    许继曾(1905~1989),男,山东聊城人,1923年考入济南山东矿业专门学校,后转入天津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1931年5月在天津市政府港务处任技术员。1931年9月至1956年8月,先后任教于焦作工学院、西北工学院、山东大学、青岛工学院等院校,曾任西北工学院土木系主任。1956年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成立后,任建工系首任系主任,1957年调入山东海洋学院。曾任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

    郭毓麟(1906.05~1982.03),男,辽宁沈阳人,教授。193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建筑系,长期在工厂、企业、高等学校从事工程技术和教育工作,历任建筑师、工程师和教授。1949年9月至1950年1月任东北工学院建筑系教授,1950年至1956年任东北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及教研组主任,1956年8月至1958年2月任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教务处长及夜大主任,1963年5月至1972年任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图书馆馆长,1963年建工部聘其为高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1964年任陕西省政协委员,还曾先后兼任沈阳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计划委员会委员,沈阳市科学普及协会委员,辽宁省政治协商会委员,全国建筑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建筑构造和工业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主审了有关建筑构造和工业建筑设计原理教材。

    谭炳训(1907.12~1959.03),男,山东济南人,教授。1931年6月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科。毕业后他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苏联国家设计委员会出版的《苏联五年计划》,这是中国第一本介绍苏联计划经济的译著。1933年6月,调入北平市工务局,次年任工务局局长。1936年4月,谭炳训任庐山管理局局长,主持修整了庐山旅游设施和文物古迹,还制定了拟建庐山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抗战期间,先后担任江西公路处处长、交通部驿运管理处处长等职。1943年,谭炳训发起成立中国市政工程学会。

    1945年10月,谭炳训重返北平任工务局局长,开始了北平市都市计划的准备工作,期间,他先后主持修复保养了天安门、北海、故宫博物院等古建筑,并对文物古迹进行系统调查,制定了管理制度和修缮计划。解放前夕,蒋经国在上海约谭炳训同去台湾,他拒绝了蒋的邀请。谭认为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是建设新中国所亟需的,他决定留在大陆,为新中国建设服务。在上海时,谭炳训翻译了《市镇计划纲领》(即《雅典宪章》)并在1949年底由中华书局出版,这是《雅典宪章》的第一个中文出版印本。

    1949年10月,谭炳训被聘入青岛山东大学土木系任教授。1952年,调入青岛工学院任教,任建筑材料实验室主任。1956年,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成立后,谭炳训与陈松庭、刘衷炜、许志家等教授共同创建了卫生工程系,谭主要在给水排水教研组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并兼任学校科学刊物编委会委员。

    许志家(1916.05~1995.04),男,江苏吴江人,教授。1940年7月毕业于国立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解放前历任上海市大汉建筑公司协理,鸿运公司经理,徐顺记营造工程顾问,上海市候补参议员。1949年毕业于美国北卡罗林州立农工学院研究院卫生工程专业,获得科学技术硕士学位。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至1956年7月任苏州苏南工业专科学校专职教授,担任卫生设备、钢筋混凝、民用与工业房屋卫生技术设备等课程的教学。1956年8月合并转入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任教,著有《家庭滤水器之试验与其性能》(英文),编写《钢筋混凝土》、《卫生设备》等讲义。

    余士璜(1904.09~1977.11),男,河南息县人,教授。193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构造门专业。解放前历任山东省建设厅技佐,江苏省建设厅漂武公路工程处副工程师兼段长,西汉铁路工务所副工程师兼段长,西南公路局工程师等职,长期从事技术工作。1949年7月至12月任浙江省交管局工程科科长,1950年1月至8月任抚顺市矿业专科学校教授兼系主任,1950年9月至1956年8月调入东北工学院任教,1956年8月调入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总图运输科研组任教,从事公路工程研究。

    李兆源(1905.02~1991.07),男,江苏江都人,教授。1932年9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学院结构组。1949年10月参加工作。解放前历任津南铁路工程员,淮南盐地清大队副队长,京赣线工务员、桥梁设计师工程师等职。1949年10月至1951年7月任厦门大学土木系教授,1951年8月至1954年8月在西北工学院任教授兼系主任,1956年8月调入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任教。

    胡粹中(1900~1975),江苏苏州人,教授,著名水彩画家、美术教育家。1922年与著名水彩绘画家颜文樑创办苏州美专,1924年于苏州美专第一届毕业,曾任苏州美专总务主任。后赴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在日本大学艺术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回国后先后担任苏州美专教授、代理校长,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华东艺专、江苏师范学院任教。1956年院系调整合校到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任教,同年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水彩画群体,命名为西安春蕾水彩画会。曾于1956、1963、1973年在西安、北京、青海、苏州等地举办个人水彩画展,深受美术界好评。其绘画笔调细致工整,色彩清雅晶莹,画风质朴严谨,独具一格。抗日战争前由商业印书馆编印的《胡粹中画集》(1929年编印)被毁于战火。1979年7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胡粹中水彩画》在全国发行。

     

    (历史照片均来自于校史馆)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办学120年并校60周年校庆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