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学研究>>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极端气候区超低能耗建筑关键技术与应用(2023年)
城镇污水处理厂智能监控和优化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合作)(2020年)
冶金渣大规模替代水泥熟料制备高性能生态胶凝材料技术研发与推广(2017年)
地铁环境保障与高效节能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2016年)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2015年)
水与废水强化处理的造粒混凝技术研发及其在西北缺水地区的应用(2014年)
大型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热湿环境调控关键技术、系列产品研发及应用(2012年)
工业建筑混凝土结构诊治关键技术与应用(合作)(2012年)
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时变分析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合作)(2011年)
西部低能耗建筑设计关键技术与应用(2010年)
现代钢结构稳定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合作)(2009年)
三高地区军队营房修建技术研究(合作)(2009年)
XL型水泥悬浮预热系列技术(1996年)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合作)(1996年)
X.L型水泥立筒预热器内的物料分散器(1995年)
高效旋风除尘器及其理论的研究(1995年)
《钢结构设计规范》国标(GBJ17-88)(合作)(1995年)
高层钢结构成套技术研究(合作)(1993年)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合作)(1991年)
高速接丝赶干式润滑的综合研究及其工业应用(1990年)
蓄能反吹式高炉煤气布袋除尘器(合作)(1989年)
MGZ-1型高效率振动磨机(1988年)
十种冶金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合作)(1986年)

"十三五"以来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氰化尾渣破氰处理及资源化充填关键技术(2024年)
腐蚀环境既有钢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关键技术及应用(2024年)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参数的科学基础及应用(2024年)
环青海湖地区城镇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计划(战略研究)(2024年)
矿岩破碎缓倾斜矿床地下开采关键技术与应用(2024年)
金属矿山无人驾驶装运卸智能协同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2024年)
低碳源强化生物脱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24年)
"隧道衬砌混凝土耐久性基础理论与长寿命保障关 键技术"(2024年)
水泥基热电复合材料性能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2024年)
大型复杂高层钢结构建筑关键技术(2024年)
煤机装备修复再制造自润滑涂层关键制备技术及应用(2024年)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快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2024年)
老龄油气管道安全可靠性及动态风险评估理论与技术(2023年)
高强度高耐磨自润滑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2023年)
大型枢纽变电站震致灾变防治与耐久性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2023年)
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与核算工具(2023年)
陕西省保障性租赁住房供需匹配机制(2023年)
跨尺度多孔钛合金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2023年)
废水厌氧资源化的菌间高效协同关键技术与应用(2023年)
印染废水循环回用的富集污染物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2023年)
陕西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研究(2023年)
长效钛基非贵金属氧化物涂层阳极材料开发及应用(2023年)
化学结晶循环造粒流化床水处理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2023年)
极端热湿气候区超低能耗建筑关键技与应用(2023年)
咸阳市生态网络规划(2022年)
高强度微合金化建筑用钢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2022年)
非饱和土水热传输机理及其工程设计理论研究(2022年)
焦化废水处理及资源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022年)
综合能源系统“源-网-荷”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2022年)
钢管结构在特(超)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22年)
西南地区大断面富煤偏压软岩隧道修建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2022年)
复杂难采矿体卸压开采技术及装备(2022年)
智能信息特征处理技术研究及其工程应用(2022年)
工业建筑高大空间环境区分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2022年)
城市自行车交通行为与环境感知机理及可达性规划方法研究(2022年)
城市区域多龄期建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控制关键技术及示范(2022年)
园区智慧能源综合利用系统优化软件开发及应用(2022年)
循环造粒流化床高速固液分离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2022年)
高强度建筑钢筋抗震抗锈蚀安全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2022年)
高品质二硫化钼关键制备技术及应用(发明)(2021年)
高地压环境安全开采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工程示范(2021年)
氧硫混合型桐锌矿强化分离关键技术与应用(2021年)
公共建筑空气环境保障系统节能增效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2021年)
饱水黄土地区浅埋大跨度小间距隧道建设关键技术(2021年)
大型公共建筑空气环境保障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2021年)
黄土高原绿色人居空间规划理论与营建技术研究(2021年)
冶金工业建筑锈损钢结构诊治关键技术(2021年)
大规格复杂结构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关键技术装备开发及应用(2021年)
兰炭生产技术及装备全流程升级与应用(2021年)
约束再生混凝土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2021年)
复杂环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基础理论及应用(2021年)
高性能数控机床数字化智造技术平台的开发与应用(2021年)
产业集群形成机理、运行机制与演化路径研究(2021年)
多元耦合一体化臭氧气浮关键技术装备与应用(2021年)
西北村镇建筑热环境提升与能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2021年)
石油化工关重件表面改性技术及腐蚀性能评价(2020年)
高端装备用钼材料复杂结构制品精确塑性成形及其涂层技术与应用(发明)(2020年)
烟气脱硝催化剂定向配方优化与应用技术开发(2020年)
黄河文化传承与高质量发展规划实践-河津市总体城市设计(2020年)
腐蚀环境既有钢结构性能评估与提升关键技术(2020年)
西藏高原可再生能源供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020年)
教育建筑空间环境模式及其设计方法研究(2020年)
地下隧道及洞库环境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2020年)
川西南乡镇地区地震灾后重建模式研究与实践(2020年)
装配式钢框架与钢板剪力墙建筑体系成套技术研发及应用(2020年)
西部乡村绿色建筑研究与应用(2020年)
典型石油化工装备表面改性技术(2020年)
绿色装配式复合结构居住建筑体系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2020年)
西北地区低能耗建筑适宜性技术研发与应用(2020年)
铁锰复合氧化物催化氧化同步去除水中氨氮/锰关键技术(2020年)
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园区产业发展轨迹及区域园区协同成长路径研究(2020年)
湖泊水库绿色低碳水质控制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2020年)
复杂多金属矿浮选废水低成本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2020年)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关键技术(2020年)
露天矿无人采矿装备及智能管控一体化关键技术(2019年)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项目(2019年)
不定型耐火料智能化湿喷装备与快速成型工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9年)
西部低能耗建筑气候设计理论方法与应用(2019年)
新地域乡村绿色建筑设计关键技术与应用(2019年)
兰炭聚氯乙烯产业链规模化联产技术与应用(2019年)
贴附通风理论与技术(2019年)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关键技术开发(2019年)
西北地区高效太阳能供暖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2019年)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2019年)
异型变截面焊接构件变形与应力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2019年)
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2019年)
现代钢管结构理论研究及关键技术应用(2019年)
新型钼合金强韧化关键技术及应用(2019年)
“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龙门古镇核心区(2018年)
搅拌摩擦焊接(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2018年)
一种多级臭氧气浮一体化装置(ZL201410616487.6)(2018年)
第十四届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2018年)
以污水再生与贵稀物质回收为目标的膜分离技术创新与应用(2018年)
清洁兰炭-金属镁规模化联产技术开发与应用(2018年)
钢材组合增强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及应用(2018年)
云南会泽历史地段保护规划与建筑整治研究(2018年)
从遗产保护走向城市文化环境的整体创造—— 介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规划与实践西安总体城市设计(2018年)
商洛市北宽坪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18年)
都市乡村“共荣”发展模式试验——西安大石头村规划设计(2018年)
秦巴山脉绿色城乡空间 建设战略研究(2018年)
陕西省城镇贫困人口监测预警系统研究(2018年)
稀土纳米晶体微结构参数与荧光性能相关性研究(2018年)
复杂背景下图像分割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2018年)
兰炭金属镁规模化联产技术(2017年)
物化-化学-生化多元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及在焦化废水中的应用(2017年)
多功能扬水曝气器(2017年)
本土城乡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2017年)
钢-高性能混凝土组合与混合结构性能及设计理论体系研究与应用(2017年)
户内式变电站的抗震性能研究与应用(2017年)
"多膛炉焙烧钼精矿(高溶)关键工 艺及装备技术产业应用 "(2017年)
塔式起重机安全运行关键技术及其应用(2016年)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性能及其加固保护的研究与应用(2016年)
陕西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016年)
冶金渣大规模替代水泥熟料制备高性能生态胶凝材料技术研发与推广(2016年)
水源水质污染与富营养化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2016年)
环境微污染物高灵敏测定的技术方法及其应用(2016年)
青藏高原近零能耗建筑设计关键技术与应用(2016年)

"十三五"以来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2.陕西省保障性租赁住房研究(2023年)
关于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2023年)
唐宋建筑的多元技术系谱考察——《营造法式》研习拾零(2023年)
绿色宜居村镇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模式优选研究(2023年)
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现状与群体差异——来自中西部两省三县中学生调查的发现(2023年)
西安市养老机构发展状况调研(2023年)
傣族风土建筑大木构件考释——以中国西南西双版纳地区为例(2023年)
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题材美术创作的劳动叙事与意蕴表达(2023年)
中国情境下的城市老旧小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2023年)
伯纳德·贾格尔建筑现象学语境中的家(2023年)
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路径探析(2023年)
黄河流域民间宗祠文化传承研究·陕西卷(2023年)
地域文化与艺术生成:贾平凹与张艺谋(2023年)
中国居住建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成本分摊研究(2023年)
城市雕塑艺术精神与创新理念(2023年)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机制研究(2023年)
How do population inflow and social infrastructure affect urban vitality? Evidence from 35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China(人口流入与社会基础设施如何影响城市活力: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为例)(2021年)
当代国际美术展传播价值研究(2021年)
新中国70年军事历史题材油画创作的图像叙事与价值构建(2021年)
陕西省老旧小区管理模式分析(2021年)
陕西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研究(2021年)
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恩施州利川篇=Research Reports on the Elimination of Poverty in China-Lichuan County, Hubei Province(2021年)
陕西省房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9)(2021年)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再研究(2021年)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双阶构造解释论(2021年)
Tracing Knowledge Development Trajectorie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Domain: A Main Path Analysis(物联网领域的知识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主路径分析)(2021年)
基于中国地景文化的“山水形胜”营建手法研究(2021年)
陕西省粮食生产功能区不同经营主体耕地生产效率测度及其提升策略研究(2021年)
陕西省实施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的研究报告(2021年)
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历程、困境与创新(2021年)
秦版秦话(2021年)
文化传统与家国情怀的审视:以陈忠实及其《白鹿原》为例(2021年)
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陕西卷)(2020年)
转型发展中陕西省公租房、棚改安置房和住房租赁市场与存量商品住房市场有效衔接研究(2019年)
做强县城 引领陕西县域经济追赶超越—关于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2019年)
中国城市雕塑规划发展研究—以历史名城西安雕塑规划方案为例(2019年)
中国城市雕塑的评价体系研究(2019年)
基于物元多级可拓模型的档案流转安全风险评价研究(2019年)
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2017)(2019年)
行吟天下:行旅卷(2019年)
地铁•公共艺术•符号:地铁空间地域性艺术符号设计理论(2019年)
住房价格分异、公共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重构—基于西安市的时空演化视角(2019年)
陕西省老旧小区管理现状调研(2019年)
中国北方缺水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管理对策研究(2017年)
身体转向与美学的改造:舒斯特曼身体美学思想论纲(2017年)
保护文化传承的新农村建设(2017年)
Statistical Inference on the Parametric Component in Partially Linear 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s(部分线性空间自回归模型参数部分的统计分析)(2017年)

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更新日期:202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