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人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成立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工作机构,大力推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经过不懈努力,我校师资总量稳步增长,队伍结构持续优化,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一支适应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3100余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实验、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名,专任教师1900余名。拥有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8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名。建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获准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学校按照"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努力用好现有人才,大力培养后备人才,精准服务各类人才"的思路,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和显著成效。科学设计引才政策体系,发挥"准长聘"岗位学术平台和发展空间的优势,完善准长聘、师资博士后、柔性引才政策,实施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差异化薪酬分配和岗位晋升、编制激励制度,有效吸引激励稳定人才;坚持"四个面向",围绕产出大成果、搭建大平台、培育大先生目标,高标准建设由领军教授团队、拔尖教授团队和强基教授团队组成的高水平学术团队,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增强;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创新过程培养体系,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形成了包括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博士化进程提升等"阶段培养、梯次支持、着眼实效、彰显特色"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和脱颖而出的选拔培养机制,构建"青蓝学者"、"雁塔学者"、"圭峰学者"三层次特色化阶梯式"优秀青年学者"培育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以学院年度业绩考核、重要业绩奖励、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分级分类岗位聘任、多元评价职称评聘、绩效分配制度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完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不断激发队伍创新创造活力;积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师德先进典型,严格落实师德考核,不断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更多教师树立起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的目标。
来源:人事处,更新日期:2024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