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师资队伍>>特聘专家
特聘专家

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

王坚,男,1961年7月生,安徽人,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教授、CIMS研究中心主任。王坚教授从事“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与教学工作。重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需求以及现代社会发展对安全环保的需求为目标,坚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运用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分析与优化社会发展领域的各类复杂系统,构建了以企业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产品创新开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所领导的科研团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会议上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60余篇。本人发表专著1部,近年主持的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2000年以来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获发明专利 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5项。担任 “企业数字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委会(SAC/TC159)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自然计算与数字智能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第一批终身会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上海市工程设备监理招标投标专家、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技术预见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姚润明,女,1963年6月生,江苏人,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现任雷丁大学建筑管理与工程学院建筑技术研究室主任及硕士课程主任。主持英国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际合作基金1项,英国外交战略方案基金1项,沃克气候变迁研究所年度基金1项,英国皇家勘测师协会研究基金1项,雷丁大学海外研究奖学金2项。发表著作及学术论文80余篇。姚润明教授从事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二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室内外环境模拟及评估,建筑能效方法,热舒适模型,能耗模型,建筑优化能效设计方法,智能建筑等。现为皇家特许建筑设备工程师资学会深会员(FCIBSE),皇家特许建造师学会资深会员( FCIOB), 皇家特许建筑设备工程师学会智能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计算机模拟技术学术委员会委员,参与英国建筑设备工程师建筑环境设计指南及建筑模拟技术指南的编写,美国采暖通风制冷工程师学会会员(ASHRAE) 热环境委员会成员。是多本国际刊物的编委 (Renewable Energy, Indoor and Built Environment,  Intelligent Buildings), 是十余本国际刊物的评审员, 英国自然基金评委,荷兰研究基金评审员,香港研究基金评审员。

赵中伟,男,1966年9月生,河北人,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稀有金属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钨及硬质合金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湖南省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主任。赵中伟长期从事稀有金属研究特别是钨钼提取冶金的基础理论与新工艺研究。科研团队在2012年2月以“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项目一举夺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近五年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863、973等国家级项目3项,参与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发表论文73篇,其中被SCI收录20篇、EI收录35篇、CSCD收录19篇,共获国家发明专利18项,专利实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吴波,男,1968年10月出生,重庆人,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荣获201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先后主持各类科研项目51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及专题21项、境外合作项目5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35篇(SCI、EI收录60篇,国内外他引1000余次);获发明专利授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大会/邀请报告21次。近年来,吴波教授一直致力于混凝土结构抗火和抗震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先后涉及新建混凝土结构、加固混凝土结构和循环再利用混凝土结构。主持我国摩擦消能器的首例减震工程应用,以及我国第一部混凝土结构抗火设计标准的编制工作,联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实现了混凝土再生混合构件的首例工程应用。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建设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兼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结构抗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

李玉友,男,1961年6月出生,山东人,博士,现任日本东北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区域环境系统学研究室负责人。

主持并承担日本农业部"含油脂废水•废弃物的厌氧处理技术开发"、"食品废弃物的无稀释厌氧消化技术和能源回收技术开发"、"食品废水的氮,磷处理和资源回收技术开发"等多项科研项目。李玉友同志以废水、污泥、有机垃圾的厌氧消化机理研究和工艺技术开发为核心,在厌氧微生物学、废水处理及废弃物处理和生物质资源利用等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取得了若干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的成果,部分成果已经得到成功的转化和应用,不仅确立了在日本厌氧生物处理技术领域的权威地位(现任日本水环境学会厌氧生物处理研究委员会召集人),同时也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1992年在WaterScienceandTechnology上发表的热处理促进厌氧消化的研究成果被瑞典的Compi公司成功产业化、目前已经建成十几座处理场。在产业界工作的7年中,承担日本国家级研究课题多项,确立了数项工艺技术,获得2个部门的注册工程师资格,而且积极参与新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到目前为止参与3种设计手册的修订工作,在城市污水污泥•有机垃圾的厌氧消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日本被广泛应用。李玉友教授还同时兼任日本水环境学会厌氧生物处理研究委员会召集人、日本土木工程学会环境工程委员会委员兼干事、《环境技术》(日本)编辑委员、《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编委等社会职务,并多次担任NEDO、农林部、环境部等政府部门的技术专家。

刘新荣,男, 1969年2月出生,浙江人,博士、教授、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曾赴日本东京大学土木工学科、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后勤工程学院总后优秀人才工作站等作任客座研究员或博士后。

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研人员已完成科研成果2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论文他引400余次。成果集中在岩石力学及其在隧道工程、边坡工程、岩土灾害与安全、岩土安全监测与检测等领域的应用。参与211学术团队和985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并获准成立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首批211学术团队。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荣获第十届重庆市五四青年奖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主要成员专家,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夏四清,男,1965年3月出生,博士,现为同济大学教授,国内知名的水处理专家。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SCI、EI、ISTP等收录论文80余篇,被SCI 收录51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2.0的国际刊物25篇、大于3.0的19篇、大于5.0的1篇。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2次。获授权中国专利17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 项(排名第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8)、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排名第1和第3)、二等奖1 项。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和上海市曙光跟踪计划支持,2009年荣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称号;2009 年获第十一届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2005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3年获上海市曙光学者。

仇圣桃,男,1965年9月出生,博士,钢铁研究总院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教授级高工。
主要从事冶金材料技术领域基础理论及工艺方面的研发工作,包括:冶金过程数学仿真、电磁技术在连铸过程的应用、连铸坯均质化及铸坯质量控制、高品质钢(电工钢、压力容器、船板等)生产技术。作为主要参加人员、课题或子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支撑)项目9项,自然科学重点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2项,973计划项目2项。发表论文40余篇,获准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出版著作2部。

 

闵永刚,男,1963年7月出生,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化学博士,美国纳米材料开发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和首席技术官( CTO)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分拆公司)。
师从于诺贝尔奖获得者 Alan G. MacDiarmid教授、兼有MBA学位、并就职于多家全球500强企业和著名学府,是一位在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绿色能源、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通讯、生物医学等相关领域拥有卓越成就的人才。近年来在其主要研究领域申报了二十多项美国和国际专利(其中多项已获批准,并为公司赢取了高额利润:大于五千万美元)。发表了近七十篇科技文章(总引用指数:~1200)。同时,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做过近五十场报告和讲座。是一位兼具高水平的研究与管理能力的不可多得的杰出青年科学家,不但有很强的业务能力,而且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他在海外多年的工作经验更使他积累了在教学、科研、管理、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其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已引起国际学术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

马宗义,男,1963年9月出生,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搅拌摩擦焊接/加工和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发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973和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等十余项。获1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发表论文220多篇,SCI收录150余篇,两次执笔为著名综述期刊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Reports撰写长篇特邀综述论文。2008年应邀分别为著名材料期刊Scripta Materialia和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撰写了Viewpoint论文和综述论文。发表论文被SCI他引2600多次,H指数为27。发表论文被评为“200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和“2004-2008年工程技术领域研究论文中引用数最多的中国学者论文(排名第7)”。

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

丁松雄,男,1965年7月出生,爱丁堡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基础设施与环境研究所土木工程博士,现为挪威Telemark技术开发研究所,资深科学家。

丁松雄发现了钻探泥浆中顺磁场固体颗粒的磁屏蔽效应,在类似情况下铁磁颗粒不会产生此类磁屏蔽效应。由顺磁固体颗粒引起的磁屏蔽效应非常明显,且其动力学行为非常复杂。它解决了使用实验室仪器对钻探泥浆的磁化率进行可重复测量时遇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会导致井筒定位测量产生精度损失。石油工程师协会认为该研究成果为行业尚未充分涉及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关键数据和结论,鼓励将此类发现发表在《Nature》杂志上,以解释特定介质中磁性固体颗粒不同行为的根本问题。用数值计算方法真实模拟料仓加料过程一直是一个难题。丁松雄针对同心加料过程,在考虑固体颗粒重力作用和固体颗粒与料仓壁面间的层与层接触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适于计算固体颗粒在料仓壁上荷载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将在"CEN250SC1PT4欧洲规范1:在储罐和筒仓中的作用(负载)(草案)"里被作为参考计算方法使用。针对不同固体颗粒开发了ACM混料系统。该混料系统无运动部件。已在世界三个水电厂(每个电厂的投资都在350万挪威克朗左右)得到应用,并由项目资助单位NorskHydro公司申请了专利。针对纳米碳石墨磨损,开发出了一种用组合机械—流体磨生产超细纳米碳粉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将在挪威ElkemCarbon公司的生产线上应用。

唐克扬,男,1973年6月出生,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设计学博士,独立策展人,唐克扬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唐克扬自学习建筑史(芝加哥大学)和建筑设计理论(哈佛大学)以来,累积发表了大量的中外文相关历史、理论文章,出版了包括《从废园到燕园》和《疯狂的纽约》在内的中英文专著/译著(均为三联书店出版,其中《从废园到燕园》被评论家称之为"在历史的尘埃中拂拭出来的图景"(李公明语),经原作者授权的译著《疯狂的纽约》被誉为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理论著作之一);在实践方面,作为主持人或合作方参加了一系列实际专业项目,这些成果因为它们的独特性和开创性,在行业内部均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主持策划了包括世界著名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学术展览和出版项目。作为其主持或参与的大量出版、展览项目的一个突出例子,"活的中国园林"是为中国美术馆和中国文化部策划的大型展览,先后在德国国家收藏馆和比利时欧罗巴利亚文化节得以举办,它以"中国园林"中蕴含的建筑命题为线索,引入当代艺术家、设计师的创意和灵感,并映照于"事实如此"的中国园林营造传统,成为既具理论深度也具沟通大众功能,既秉持本土文化立场也面向现实世界的文化项目,受到各方的好评。自2005年以来,完成和促成了一系列环绕着建筑设计的教学、理论研讨、国际合作和社会交流项目,其中包括包含具体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法工作坊,和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设计学书系",在设计学院设立的专题讲座和课程评图,为设计公司举办的专业论坛,先后合作的中外院校、单位达十余所,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沟通渠道。

来源:人事处,更新日期:2016年9月